帕金森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第三杀手”,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尽管治疗方法多样,不少患者还是饱受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焦虑抑郁、疼痛、便秘等帕金森病症状的影响。
4月11日是 “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是第25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为减少帕金森病的危害,小编这就带你来认识一下帕金森病,让更多病友了解帕金森病。
帕金森究竟是什么病?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50岁以上的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90%以上,慢性进行性进展,5~8年后约半数患者需要帮助。P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年龄老化、环境毒素的接触以及遗传易感性等综合因素相关。
帕金森的症状有哪些?
帕金森病呈隐袭性发病,早期症状并不十分明显,且存在个体差异,首发症状依次为静止性震颤(70.5%)、强直或动作缓慢(19.7%)、动作笨拙和(或)写字障碍(12.6%)、步态障碍(11.5%)、肌痛痉挛和疼痛(8.2%)、抑郁和焦虑等(4.4%)、语言障碍(3.8%)、全身乏力和肌无力(2.7%)。一般而言,从发病至诊断时间平均2.5年。
常见的运动症状概括为三个字——“抖、僵、慢”。抖是指手、胳膊、小腿、面部和下颌不由自主地抖动,通俗点讲就是手抖、脚抖、嘴巴抖,这种抖静止的时候明显,紧张的时候加重,活动时反而有所减轻。僵是指肌肉变得紧绷,面部表情减少,四肢活动的时候感到僵硬、沉重、不灵活,坐下后不能起立,卧床时不能自行翻身。慢是指动作缓慢,在日常生活中刷牙洗脸、穿衣脱鞋、系鞋带纽扣等动作变慢,写字越写越小,走路无法迈开脚步,小碎步且越走越快。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减退、劳累感、焦虑抑郁、失眠、便秘、流涎、精神症状、发汗异常、痴呆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正确面对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应强调综合性治疗,包括药物、理疗、康复和日常生活调整和外科手术等,不应强调单一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需依据病情个体化,选择抗帕金森病药物,用药剂量应该以产生满意疗效的最小剂量,必要时根据病情缓慢增加剂量。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应当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适当的进行康复锻炼,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饮食方面应注意多样性,包括谷类、蔬菜瓜果类、奶类或豆类等,多吃谷类和蔬菜瓜果,通常每天吃300~500克谷类食物,300克的蔬菜和l~2只中等大小的水果。每天喝6~8杯水,防止便秘的发生,还可缓解用引起的口干、口渴、眼干的症状。经常吃奶类和豆类,对于容易发生骨折和骨质疏松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每天一杯牛奶或酸奶是补充钙质的极好方法。但是牛奶中蛋白质成分可能对左旋多巴药物疗效有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影响白天的用药疗效,建议将牛奶安排在晚上睡前饮用。注意进餐和服药间隔。通常服用左旋多巴空腹服用,以便药物能更好的吸收。限量吃肉类,尽量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
迄今为止,现有的医疗技术暂不能根治帕金森病,因而对患者的治疗股票网络配资,需减轻病痛、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帕金森患者一个幸福的未来!
帕金森症状帕金森病药物患者发布于:陕西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